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foodzk@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5号楼

京ICP备202300861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773号
中食智库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www.cnfoodzk.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生命全周期营养管理:从孕育到暮年的健康守护

2025-07-11 17:25:33 中国食品报

本报记者 何义涛

在大众认知里,营养科或许只是一个“管吃”的科室,但实际上,它的范畴远不止于此。营养管理贯穿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从生命孕育的起点胎儿,到成长发育的儿童及青少年,再到肩负重任的成年人,直至需要悉心呵护的老年人。它是以科学为依据,进行全流程、多维度健康守护的关键科室。正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刘玲英指出,营养科的工作早已超越单纯的饮食建议,而是融入生命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之中。

生命启航:孕产期营养——奠定母婴健康基石

孕期是生命旅程的起始阶段,营养管理在此期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母婴双方的健康。刘玲英介绍,从怀孕建档起,孕产联合营养门诊就会介入,提供的不只是饮食指导,而是涵盖营养素、膳食、睡眠、心理压力等多维度的综合健康管理方案。

孕期各阶段重点:孕期(早期、中期、晚期)

孕早期核心在于纠正不良习惯(如熬夜、过度依赖外卖),并引导家庭支持。孕妇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孕中期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风险。避免因营养过剩与缺乏运动导致的血糖异常是关键防控点。孕晚期应着手为产后哺乳做准备。科学的营养干预能有效促进产后早期泌乳。

孕期体重管理应遵循个体化“3+3”原则,以孕前体质指数(BMI)为重要参考。一般建议为:孕前BMI<18.5,孕期增长12.5千克—18千克;孕前18.5≤BMI≤24.9,孕期增长11.5千克—16千克;孕前25≤BMI≤29.9,孕期增长7千克—11.5千克;孕前BMI>30,孕期增长5千克—9千克。刘玲英强调,孕期应当“合理营养摄入及适量运动”,“盲目进补”易导致母婴肥胖,当前儿童高达16%—17%的肥胖率,与胎儿期营养过剩有一定关系。

成长护航:儿童青少年期营养管理——塑造未来健康体魄

“最让我痛心的是一位16岁女孩。”刘玲英说,她受“以瘦为美”观念影响,对饮食控制走向极端——精确计算每口食物的热量,同时进行过量运动。很快她的体重骤降至严重危害健康的水平,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这个从不当减肥发展到神经性厌食的真实案例,深刻警示着网络信息偏差与青少年判断力缺失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

此外,网络上还流行多种减肥方法,如生酮饮食法、16+8轻断食等。刘玲英提醒,这些方法虽可能快速减重,但其执行有特定要求和潜在风险,“普通人在缺乏专业指导下切记不可盲目尝试。”科学的营养原则是保证“适量碳水、高蛋白、低脂饮食”,尤其要认识到碳水化合物作为大脑主要供能物质,对青少年认知发展不可或缺。

担当与挑战:成年人营养管理——预防慢性病的关键防线

成年期是生活压力最大、慢性病风险开始积累的阶段。此时,科学的膳食营养管理是破解“生活方式病”的核心策略。刘玲英指出,由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以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引发的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

刘玲英强调,成年人由于工作压力等原因,往往是透支身体的开始。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合理安排日常饮食,使用碎片化时间完成每日运动量的需求至关重要”,不要等到发生疾病再行被动干预治疗。

颐养天年:老年人营养管理——维护生活质量与尊严

老年期营养需求特殊,管理重点在于延缓衰老进程、维持身体功能、有效控制慢性病、最终提升晚年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老年人因受过往经历影响,饮食观念可能仍停留在追求“吃饱”的层面,对营养均衡与慢性病管理认知相对不足。

刘玲英强调,老年人的营养管理更需精细化管理。老年人面临着多种慢性代谢病困扰,同时“肌肉减少症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科学营养管理的基础上,“适度运动不可或缺”。中老年人可选择快走、游泳等方式,在提升代谢效率的同时维持肌肉量。

科学饮食指南:贯穿全周期的健康基石

纵观生命各阶段,一些普适的科学饮食原则值得遵循:主食每天150—300克,注意粗细粮结合;优质蛋白优先选鱼、禽、蛋、豆制品等,红肉与白肉建议交替食用;蔬菜保证每日摄入500克(以绿叶菜为主);加餐优选坚果、酸奶,尽量避免高糖、高脂的加工零食。

对于日常生活节奏的管理,“10+14饮食法”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模式。如将早餐安排到8点前完成,晚餐在18点前结束,保证14小时左右的夜间空腹时间。这种方式尤其适合减重或改善代谢需求的人群。同时,晚餐宜以易消化的豆制品、蔬菜为主,避免过晚或过量进食加重胃肠负担。

与此同时,健康的实现离不开“吃”与“动”的协同作用。青少年可通过运动有效消耗热量、促进发育;中老年人则需快走、游泳等适度运动提升代谢率,避免肌肉流失,巩固营养干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