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 校长
1963年4月22日,宋宝安出生于广东省深圳市,湖南省益阳市人。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贵州大学学习分析化学,大学本科毕业。
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沈阳化工研究院学习精细化工(农药),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6年9月至1992年12月,在贵州大学化学系工作。
1993年1月至1994年12月,在贵州大学科研处农药研究室工作。
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
1997年11月至2003年2月,担任贵州大学校长助理。
2000年12月,担任贵州大学教授。
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在南京农业大学学习农药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2003年3月,担任贵州大学副校长。
2004年4月,担任教育部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9月,在贵州大学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和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2月,担任教育部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0年4月,担任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
2015年12月,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2018年5月,任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宋宝安自主研究开发出甲基立枯磷、恶霉灵、噻嗪酮、毒死蜱和吡虫啉新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为中国众多农药企业采用;自主开发出广枯灵系列新产品农药,成为中国防治土传病害重要药剂;创制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高效抗植物病毒新品种毒氟磷,提出了全程防控新方法,解决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的防控重大难题;提出“生态为根、农艺为本、应急防控为辅助”的绿色防治技术措施,带领团队在贵州省重点产茶县开展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和质量安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作物健康导向的免疫调控的绿色植保发展理念。
截至2018年5月,宋宝安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农业公益行业专项等三十余项。
截至2018年5月,宋宝安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6项。